【影集影評】《美國高中破壞公物事件》第一季:小題大作的最高境界

《美國高中破壞公物事件》用低級卻恰到好處的幽默感打造一齣極富創意的偽紀錄片,在搞笑之餘也兼具了豐富的戲劇性。

【影集影評】《美國高中破壞公物事件》第一季:小題大作的最高境界

紀錄片可以說是近年來相當熱門的影片類型,不管是報導式的剪輯或是事件的客觀紀錄所帶來的樂趣都與常見的劇情片非常不同,而其中犯罪紀錄片更是許多人的最愛,帶領觀眾探索反映人性最黑暗一面的邪惡案件,但由Netflix原創的《美國高中破壞公物事件》(American Vandal)將會徹底顛覆你對這類型作品的印象,結合無極限創意與幽默感的本劇可以說是今年Netflix上最突出的一部「犯罪」影集。

《美國高中破壞公物事件》的故事開始於加州的一所高中,在一個寧靜的午後有27部停放在教職員停車場的汽車被不明人士用紅色噴漆畫上老二的不雅塗鴉,當所有人尚未從這樣「悲劇」的震驚中平復時,一位平時在學校熱愛惡作劇與老二塗鴉的學生Dylan Maxwell(Jimmy Tatro飾演)因為這樣的名聲被當作頭號嫌疑犯,加上其他老師及同學的指認歷歷,無法為自己辯解的Dylan便被校方以最快的速度退學。然而在校園晨間節目擔任記者的學生Peter(Tyler Alvarez飾演)與Sam(Griffin Gluck飾演)直覺案情並不單純,決定結合他們的專長拍起一部稱為「American Vandal」的紀錄片,試圖追尋這起駭人聽聞事件的真相。

【影集影評】《美國高中破壞公物事件》第一季:小題大作的最高境界

如此無厘頭的劇情在當初《美國高中破壞公物事件》剛釋出預告時便讓許多觀眾誤以為只是純粹的惡作劇,難以想像這樣的題材能衍生成一部認真的作品,但出乎意料地實際效果卻非常好。本劇是Netflix第一次大膽嘗試的「偽紀錄片」類型作品,也就是以紀錄片的形式描述一個虛構的故事,在Peter與Sam的攝影鏡頭下,對於這起事件的抽絲剝繭有如另一部Netflix影集《謀殺犯的形成》或是HBO的《黑色豪門疑案》般精緻,只不過故事背景搬到了寧靜的校園,「兇手」所犯下的也不是謀殺般的滔天大罪,而是用塗鴉破壞汽車的惡作劇行為,整體惡搞意味相當濃厚。

本劇之所以能讓人如此著迷的原因除了創新的劇情外,還歸功於劇中許多年輕的新面孔,這些演員的優秀演出創造了一個極具說服力的高中校園,不論是渴望他人認同的邊緣學生、用鼻孔看人的風雲人物或是偽善的老師都在這樣的案件中扮演重要的一環,其中主角Dylan的選角更是堪稱完美,這個角色的外表或個性都能讓人想起高中時期某個愛搗蛋的同學,他與麻吉「莫逆兄弟幫」各種低級惡作劇的行徑完全符合眾人對塗鴉兇手的想像,但一臉無辜的他也因為單純的性格在劇中有許多相當搞笑的時刻。

既然是一部「犯罪紀錄片」,劇中調查事件的過程自然是一大重點,這點《美國高中破壞公物事件》在Peter與Sam鍥而不捨的追尋下有了超乎預期的傑出呈現,例如用模擬動畫計算「打手槍羅生門」目擊者的可能位置,畫出時間線驗證不在場證明的真實性,但最經典的還是比對老二塗鴉的細節來推論兇手另有其人。這些認真的調查過程與荒謬的理由都大大諷刺了同類型的犯罪紀錄片,全劇透過Peter口白娓娓道來的故事彷彿就像是在看一部「走鐘」卻迷人的偵探片,在主線劇情外還不斷衍生出許多支線故事,雖然本劇只有短短八集共四小時的長度,但內容豐富的程度讓人不得不全神貫注在劇情中。

【影集影評】《美國高中破壞公物事件》第一季:小題大作的最高境界

除了傳統的查案過程,在這個青春校園的背景下也多了許多前所未見的調查方式,其中最有趣的莫過於第五集中Peter與Sam嘗試使用Instagram等社群媒體上的影片「還原現場」找出偷走噴漆罐的兇手,這些派對中的影片與模擬動畫的相互配合又是令人拍案叫絕的巧妙安排。除此之外,自從劇中「American Vandal」這部紀錄片在網路上同步播出後,各方網友的加入討論也成了調查過程中的重要推手,讓校園中人人都可以為這起破壞事件發聲,帶給Peter與Sam新的調查方向,劇中這些網路社群的元素與現今青少年文化契合的程度令人相當激賞。

**以下會提及較深入的結局劇情,請斟酌閱讀**

然而擁有如此搞笑劇情的《美國高中破壞公物事件》並非從頭到尾都是一齣喜劇,隨著故事的發展,這座校園的醜惡也在放大鏡檢視下一一被揭發,例如出面指認Dylan的同學可能只是為了出風頭而說謊,控訴Dylan的西班牙文老師承認從來沒有公平地看待他,甚至直言直語的歷史老師也因為紀錄片的爆紅而被校方開除,原本相當輕鬆的劇情從後半段開始變得沈重,如此的風格轉變可以說是始料未及,但卻也讓本劇的戲劇性大增。

這樣的風格轉變到了最後一集尤其明顯,在故事尾聲Peter終於為Dylan洗刷冤屈,重回校園的他嘗試改頭換面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但所有同學在派對中一起觀看這部紀錄片時卻讓氣氛尷尬到極點。處於這個風暴中心的Dylan一直以來都是校方委員會的箭靶,但諷刺的是這部還他清白的紀錄片也讓他意識到同儕對他抱持著根深蒂固的偏見。以前Dylan的幼稚行徑或許相當令人討厭,但在經過這四小時的旅程後觀眾卻能替他感到一絲同情,在某種程度上他也可以算是被眾人言語霸凌的對象,導致了他最終自暴自棄的悲劇下場,這樣的劇情也會讓人聯想到另一部在2017年上半年非常熱門的Netflix校園影集《漢娜的遺言》

延伸閱讀:【影集影評】《漢娜的遺言》第一季:血淋淋的校園青春

【影集影評】《美國高中破壞公物事件》第一季:小題大作的最高境界

雖然這是一部趣味性導向的諷刺作品,《美國高中破壞公物事件》在追查案件時的緊湊程度卻完全不輸其他嚴肅的犯罪紀錄片,有幾份證據說幾份話的風格令人相當投入在調查真相的過程,新出現的證據或證人往往也會推翻先前假設的理論,令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迫不及待想知道接下來的劇情與最終的幕後兇手,而在Dylan被證明清白後這自然成為所有觀眾最關心的問題,到底誰才是真兇?到底是誰畫了那些老二?

然而耐人尋味的是雖然Peter心中有強烈懷疑的嫌疑犯,本劇到了結局還是沒有給觀眾一個明確的解答,這樣的安排可能有許多考量,或許是為了第二季的劇情鋪路,或許是兇手的手法太高竿,也有可能是因為現實生活中本來就充滿了無法偵破的案件,但可以確定的是就算這個故事看似塵埃落定,這起破壞事件還是帶給Dylan永遠無法抹滅的傷害,甚至那些與事件無直接關聯的學生也因為「American Vandal」這部紀錄片受到牽連,他們都在替Dyla6n追求真相的過程中付出了代價,《美國高中破壞公物事件》最令人出乎意料的便是能以如此無厘頭的開頭將劇情駛向更深層的討論。

《美國高中破壞公物事件》用低級卻恰到好處的幽默感打造一齣極富創意的偽紀錄片,在搞笑之餘也兼具了豐富的戲劇性。

熱門文章

3 則留言

發表留言

留言不能是空白

名字不能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