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影評】《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當電影遇上電玩

《一級玩家》在故事與角色的表現都差強人意,但能在一部電影中聚集這麼多的流行文化很有可能會是一生只有一次的難得體驗。

【電影影評】《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當電影遇上電玩

從大銀幕的《牠》到Netflix爆紅的《怪奇物語》,愈來愈多熱門的影視作品都主打著大玩80年代的經典元素,這股近年來吹起的懷舊風格毫無疑問是當今最火熱的題材,而改編自Ernest Cline於2001年推出的同名小說的《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則在未來科技與復古元素間做出前所未見的大膽嘗試,這部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科幻電影不但標誌著這位大導演再次回到最擅長的史詩冒險故事,更是他在幾十年的導演生涯後寫給80年代流行元素的一封情書。

《一級玩家》的故事設定在2045年的未來世界,由於資源的消耗殆盡導致大量人類屈就於低落的生活品質,無法獲得物質滿足的人們便將生活重心轉向由科技巨擘James Halliday(Mark Rylance飾演)所設計的虛擬實境遊戲「綠洲」中,在那裏人們可以隨心所欲扮演自己想要的人物,過著自己嚮往的生活。然而Halliday死後卻向世人留下了一個爆炸性的訊息,表示他在遊戲中留下三個彩蛋,而率先破解這三個彩蛋並獲得獎勵鑰匙的玩家就能繼承他龐大的遺產與「綠洲」的主導權。於是包含主角Wade(遊戲暱稱Parzival,Tye Sheridan飾演)的眾多熱衷玩家們便加入「尋蛋客」的行列,然而這背後龐大的利益也引來Sorrento(Ben Mendelsohn飾演)所領導的巨型企業「IOI」的覬覦,試圖在這個虛擬世界中爭奪現實世界的資源。

【電影影評】《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當電影遇上電玩

《一級玩家》一開始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座如同龐大廢墟般的拖車住宅區,散發出單調又頹廢的反烏托邦風格,然而在主角Wade戴上VR眼鏡後便帶領觀眾墜入另一個色彩鮮艷的幻想世界,如此的反差也是全片猛烈火力的開始,從第一關的賽車場景便令人大開眼界,這段完全沒有背景音樂、只有引擎聲與爆炸聲的精彩賽車展現了《一級玩家》的高度娛樂性與史蒂芬史匹柏的精準執行,節奏緊湊的動畫分鏡與目不暇給的流行元素讓人大呼過癮,之後搭配著比吉斯合唱團歌曲的擾動球舞廳與最後的大混戰也都展現了華麗的視覺效果,加上John Williams的澎湃配樂,全然就是一部史蒂芬史匹柏的標準娛樂大片,雖然全片長度達到2小時20分鐘,但緊湊的步調與精彩的動作場景都不會讓人感到絲毫不耐。

片中的「綠洲」對所有玩過如《魔獸世界》這類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MMORPG)的玩家來說想必並不陌生,如同主角Wade所說「人們來到綠洲是因為他們能做任何事,但他們留下是因為他們能在綠洲成為任何人」,「綠洲」提供給人們在苦悶生活中一個逃脫的途徑,彷彿沙漠中替過客解渴的珍貴水源。而《一級玩家》對於這些重度玩家的描寫更是令人感同身受,片中角色們能將80年代以來的流行文化倒背如流不但是為了尋找彩蛋,更是出自於對於James Halliday的認同與對「綠洲」的熱愛,不論是Wade一夥人在遊戲中絞盡腦汁解謎,或是I-R0k啟動99級神器時講一段很入戲的咒語,這些精緻的細節都能讓熱愛電玩的觀眾感到會心一笑。

【電影影評】《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當電影遇上電玩

描寫虛擬實境的《一級玩家》全片有至少一半的時間都發生在虛擬的「綠洲」中,從預告釋出後便讓許多人擔心如此倚重電腦動畫的作品可能會變成只是一部像《太空戰士》的動畫片,然而片中對於這個虛擬世界的精緻呈現一點都不會讓人感到失望,這些動畫角色的動作捕捉與配音都完美投射到他們現實世界中有血有肉的玩家,而片中現實與虛擬之間交錯的敘述方式也達到恰到好處的比例,並不會帶給觀眾抽離感。

《一級玩家》之所以能引起廣大討論自然是因為這是一部非常「宅」的電影,片中將80年代以來電影、動漫、電玩等流行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致敬的對象從經典電影作品例如《金剛》、《回到未來》與《阿基拉》,到電玩遊戲《快打旋風》、《鬥陣特攻隊》,甚至連先前認為無法出現的《星際大戰》也成功達陣,試圖將片中所有彩蛋列出幾乎是難如登天,而要能取得這樣數量龐大的授權恐怕也只有史蒂芬史匹柏才能做到。如此包山包海的流行元素想當然非常令人大開眼界,這般的規模不但前無古人,也很有可能後無來者,然而這些致敬也難免大多數都僅止於曇花一現,彷彿拿起一張經典作品列表就開始四處打勾,對著觀眾說「你認得這個,所以你會喜歡」,雖然如此,仍不可否認能讓所有熱衷流行文化的觀眾從頭微笑到尾。

而在《一級玩家》中出現的眾多致敬對象中,最不得不提的便是對Stanley Kubrick經典恐怖片《鬼店》的重現,在這段橋段中將角色與觀眾帶回到影史著名的全景飯店,不論是主角Jack Nicholson寫作的飯店大廳、血瀑布電梯、惡名昭彰的237號房或是大雪覆蓋的迷宮都有令人讚嘆不已的精緻重現,然而這也並不僅僅只是一段炫耀式的仿作,這個橋段對於整體的劇情推展與全片的文化意義仍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同時也是史蒂芬史匹柏對Stanley Kubrick這位電影大師的深深致敬。

【電影影評】《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當電影遇上電玩

然而擁有強大視覺效果與豐富娛樂性的《一級玩家》仍不免有許多缺點,全片對於故事與人物的呈現並不脫離史蒂芬史匹柏的一貫風格,不但描述小人物對抗大公司的方式相當老派,整體劇情走向也缺乏驚喜,而其中真正難以忽視的還是片中薄弱的角色描寫,尤其Wade與女主角Samantha(遊戲暱稱Art3mis,Olivia Cooke飾演)之間的感情發展既僵硬又沒有火花,缺乏深度的角色塑造導致他們相當扁平。在反派方面,由Ben Mendelsohn飾演的Sorrento在片中還算是稱職的笨拙壞蛋,但替他工作的女打手卻幾乎沒有任何實質用處。除此之外,片中的台詞設計有時候也顯得相當不自然(Wade:「你殺了我媽媽的妹妹!」)。

正因為如此,不論是故事或是角色都稱不上是《一級玩家》的強項,以傳統的標準來說幾乎只能算是一部娛樂性充足的爆米花電影,然而不可否認《一級玩家》中目不暇給的彩蛋仍為本片增添難以抗拒的魅力,尤其對於80年代以來的流行元素有大量涉獵的觀眾更是一大饗宴,而這樣的樂趣並不只是建立在空洞的懷舊情懷上,而是來自觀影過程中接連不斷的驚喜,以及《一級玩家》這部「電影」對電影以外作品的對話。

電影與電玩在以往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作品呈現,然而當今許多電玩作品的發展趨勢也已經愈來愈劇情導向,玩家在遊戲的進行過程中不再只是為了打怪的娛樂與成就感,更是為了沈浸在精心設計的劇情,加上日益精進的精緻動畫,許多時候玩起電玩作品甚至更像是在觀看一部具有互動能力的電影,這也使電影與電玩之間的界線愈加模糊。而《一級玩家》則是從另一個方向出發,利用一關過一關的故事發展向電玩做出連結,而片中大量的彩蛋安排更是等待觀眾在一次又一次的觀影過程中發掘更多的驚喜,使觀看《一級玩家》就像是在玩一個史蒂芬史匹柏所設計的遊戲,雖然《一級玩家》並不算十全十美,但仍是一部相當令人滿足的娛樂作品。

《一級玩家》在故事與角色的表現都差強人意,但能在一部電影中聚集這麼多的流行文化很有可能會是一生只有一次的難得體驗。

熱門文章

發表留言

留言不能是空白

名字不能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