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影評】《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心有餘而力不足

《正義聯盟》受苦於有限的片長與無力的反派讓全片的火力顯得不足,然而這些超級英雄間優秀的化學反應與幽默的劇情還是讓本片充滿娛樂性,也讓人更期待DCEU之後的發展。

【電影影評】《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心有餘而力不足

為了不讓Marvel的漫威電影宇宙(MCU)專美於前,努力想迎頭趕上對手的DC從2013年起也開始打造自己的DC擴展宇宙(DCEU),先後推出了《超人:鋼鐵英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自殺突擊隊》《神力女超人》等以自家最廣為人知的超級英雄作為背景的電影作品,而2017年集結多位英雄的《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便是DC對Marvel《復仇者聯盟》正式下的戰帖,也成了DCEU發展數年下來第一階段的成績單。

延伸閱讀:【電影影評】《神力女超人》:亂世才有真英雄

《正義聯盟》接續著《蝙蝠俠對超人》的故事,電影一開始便是世界各地哀悼超人(Henry Cavill飾演)的逝去,然而沈浸在悲傷中的地球在失去超人的保護後又再度受到外星勢力的威脅,曾在《蝙蝠俠對超人》中短暫出現的「荒原狼」(Steppenwolf,由Ciarán Hinds配音)為了蒐集在地球上的三個「母盒」而大舉進攻,試圖將地球轉變成「天啟星」(Apokolips)般的一片廢土,此時「蝙蝠俠」Bruce Wayne(Ben Affleck飾演)便與「神力女超人」Diana Prince(Gal Gadot飾演)聯手找尋其他三位擁有超能力的夥伴,組成「正義聯盟」共同對抗這股來勢洶洶的邪惡力量。

【電影影評】《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心有餘而力不足

《正義聯盟》的製作過程可以說是一波三折,原本的導演Zack Snyder由於家庭因素必須退出後製過程,並由《復仇者聯盟》的導演Joss Whedon接手後續的重拍作業。以往的DCEU作品都因為黑暗又嚴肅的劇情為人詬病,終於在《神力女超人》加入大量幽默元素後獲得巨大的票房成功,這也讓片商華納兄弟決定在重拍的過程中做出大幅的更動,不但許多畫面被調整為更為明亮,重拍後的風格也明顯與Marvel一貫的輕鬆氣氛更為相似。據稱《正義聯盟》成品中大約有15%至20%都是重拍的畫面,如此高的比例讓《正義聯盟》幾乎可以說是由兩位導演共同完成的作品,然而全片鏡頭間的轉換還算是相當順暢,並不會讓人明顯察覺到因為重拍而不一致的痕跡,大致上仍保持著濃厚的Zack Snyder風格,只是變得更加幽默明亮,不如說是輕鬆版的Zack Snyder電影。

作為一部集結DC漫畫「全明星隊」的作品,《正義聯盟》不但扮演著接續先前蝙蝠俠、超人及神力女超人故事的角色,還在片中介紹了先前比較鮮為人知的水行俠(Jason Momoa飾演)、閃電俠(Ezra Miller飾演)與鋼骨(Ray Fisher飾演),以角色作為導向的劇情讓本片的主要結構可以被分為三部份,第一部分描寫這些超級英雄各自的生活以及蝙蝠俠「招募」他們的過程,第二部分為這些超級英雄的團結並試圖喚醒超人,最後的第三部份便是他們共同對抗荒原狼,整體架構雖然不算有新意但仍相當清楚。

此類型的超級英雄團隊電影在各個角色的刻畫上自然沒辦法像單獨英雄作品般深入,既使是Marvel的《復仇者聯盟》或是《捍衛者聯盟》都面臨同樣的問題,要將大量的新、舊角色做完整的交代是一項非常大的挑戰。雖然《正義聯盟》整體的故事架構相當清楚,片中新角色如水行俠及閃電俠的劇情都也很有趣,然而由於片商華納兄弟的要求,本片的片長被迫壓縮在2小時以內,導致敘事的步調又快又趕,常常尚未讓觀眾融入劇情便快速推移到下一段故事,這也讓劇情與角色的建構都顯得更為平板,有時候甚至有些不自然,若能適度增加影片長度可能可以讓故事更完整。

延伸閱讀:【影集影評】《捍衛者聯盟The Defenders》第一季:承先啟後之作

【電影影評】《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心有餘而力不足

既然是一部超級英雄電影,反派角色自然也該是片中的一大要素,然而《正義聯盟》在反派「荒原狼」身上卻犯了所有此類型電影中能夠出現的錯誤。荒原狼是一位毫無來由便想毀滅世界的標準老套反派,應該擁有強大力量的他卻一點都稱不上嚇人,他在片中大半時間都是重複著拿到「母盒」後便瞬間逃走,留下一旁錯愕的角色與戲院中尷尬的觀眾。欠缺詳盡的背景描述與動機的反派或許還可以利用演員的演出扳回一城,然而更糟的是荒原狼根本就只是一個電腦動畫(CGI)角色,他在片中的存在與其他有血有肉的演員比起來顯得相當突兀,當之無愧是近年來超級英雄電影中最差的反派之一(與其說《蝙蝠俠對超人》中的「毀滅日」是反派不如說更像是純粹的怪物)。

電腦動畫在電影中如同一把雙面刃,如果是運用在像《阿凡達》這種外星夢幻世界上會有相當令人驚艷的效果,然而在真實世界的設定中卻容易使觀眾產生抽離感,這也是DCEU作品中屢見不鮮的問題之一。電腦動畫所帶給本片的傷害也不只反應在反派角色身上,《正義聯盟》為了呈現「末日感」而倚重許多動畫特效,然而這些動畫的質感卻未見提升,讓片中許多橋段都顯得相當不真實又廉價,無法符合觀眾對於2017年電影水準的期待。除此之外,飾演超人的Henry Cavill由於《不可能的任務6》的合約而必須在拍攝過程中留八字鬍,利用數位方式修掉的鬍子也讓他的嘴部在片中有些不自然,在臉部特寫畫面時尤其明顯。

《正義聯盟》試圖在最有限的時間內塞入大量的劇情,同時也期望能在故事的進行中帶給觀眾更多情感上的層次。如同前面所說,DCEU作品常常因為黑暗又嚴肅的風格為人詬病,《正義聯盟》獲得曾為Marvel效力的Joss Whedon重拍後整體風格變得明亮許多,例如閃電俠便為這個嚴肅的團隊增添許多笑料,連硬漢形象的水行俠也有一段相當有趣的「真情告白」,可以說是DCEU作品的一大突破,但可惜的是片中許多充滿笑點的橋段在預告片中便已大量曝光,導致正式上映時的觀影體驗沒有預期中好。除了以往DCEU電影中少見的幽默元素,《正義聯盟》也試著探索角色內心的自我救贖並營造感人的時刻,例如蝙蝠俠與神力女超人之間的感性對話、超人與Lois Lane的重逢以及最後以Lois Lane口白作為背景的蒙太奇,然而這些照理說要觸動人心的橋段卻因為乏善可陳的台詞設計而搔不到癢處,無法讓觀眾真正感到動容。

【電影影評】《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心有餘而力不足

儘管《正義聯盟》有著非常多的缺憾,但這並不代表本片毫無可看之處。片中新登場的水行俠、閃電俠與鋼骨在先前都遭受到不少人的質疑,但事實證明他們的選角都相當好,尤其閃電俠更是一出現便成為全場的焦點。《正義聯盟》目不暇給的動作場景也是一大賣點,例如天堂島上亞馬遜族人與荒原狼之間搶奪母盒的史詩大戰,以及片中閃電俠放慢時間(或者應該說,他很快的時候)的橋段也都相當精彩,除此之外,初次登場的水行俠故鄉「亞特蘭提斯」也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令人相當期待能在2018年上映的《水行俠》中看到更多這個水下城市的面貌。在音樂方面,《正義聯盟》找來了為1989年《蝙蝠俠》配樂的Danny Elfman為本片操刀,不但有先前Hans Zimmer為《神力女超人》設計的配樂,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閃電俠大展身手時的主題旋律,然而最有趣的還是片中很巧妙地使用了1989年《蝙蝠俠》的主題曲,想必能讓老影迷興奮到起雞皮疙瘩。

延伸閱讀:【電影影評】《水行俠Aquaman》:最「養眼」的超級英雄電影

整體來說,《正義聯盟》受苦於過短的長度與無力的反派讓全片的火力顯得不足,儘管這些超級英雄間優秀的化學反應與幽默的劇情讓本片充滿娛樂性,但還是偏向一部看完後很快就會被淡忘的爆米花電影,然而片中介紹的水行俠與閃電俠都讓人相當大開眼界(鋼骨的戲份在片中還是相對平淡),在結局彩蛋中也揭示了Lex Luther與喪鐘(Deathstroke,不是死侍)可能會組成反派聯盟(或許是漫畫中的「不義聯盟」),與其說《正義聯盟》是一個階段的總結不如說是DCEU下一段旅程的開端。

《正義聯盟》受苦於有限的片長與無力的反派讓全片的火力顯得不足,然而這些超級英雄間優秀的化學反應與幽默的劇情還是讓本片充滿娛樂性,也讓人更期待DCEU之後的發展。

熱門文章

13 則留言

    • 我覺得不是長度問題而是安排問題。
      (以下有雷)




      一群不認識的人突然集結,然後最後超人出現接手,大家可以收工了,而且你們能做的事情我可以做得更好(女超人+水行俠的戰鬥能力、閃電俠的速度、最後鋼骨分開母盒也是靠超人幫忙)你會覺得這叫做團隊嗎?
      復仇者聯盟好看就在,每個角色能力差異很大,但都可以有自己的定位,所以不會覺得鷹眼或黑寡婦很冗,而這集的蝙蝠俠就非常沒存在感,而太強的角色如浩克,就讓他精神不穩定來弱化。
      DC真的要思考一下,電影真的有需要照漫畫強度設定拍嗎?

    • Ho Yu Hsuan 這真的是正義聯盟的難處,超人一個人就比所有人還強,難以凸顯這個團隊的必要。

      我想之後的劇情應該還是會往雖然超人擁有神般的強度,但他內心還是如人類一樣脆弱。《正義聯盟》中蝙蝠俠就有說一句很有趣的台詞,他說超人在地球上有工作、談過戀愛,甚至比他更像人。

      至於未來的走向…可能就像BvS中閃電俠對蝙蝠俠的警告:Lois Lane是關鍵。個人認為超人在許多層面都更適合當反英雄甚至是反派。

發表留言

留言不能是空白

名字不能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