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電影宇宙(MCU)自從2008年開始建構以來已經即將邁入第十個年頭,這麼多年來我們看到眾多的超級英雄躍上大小銀幕,在如此成功之餘也讓許多人不禁納悶究竟何時Marvel才會黔驢技窮,然而手握龐大漫畫版權的Marvel彷彿坐擁挖不盡的金礦,2018年推出的《黑豹》(Black Panther)便充分展現了Marvel的寶刀未老,這部由Ryan Coogler執導的超級英雄電影不負眾望交出一張相當漂亮的成績單,也證明一向擅長拍攝獨立電影的他既使是執導商業大片也游刃有餘。
眾所皆知這並不是「黑豹」第一次在MCU中登場,在2016年的《美國隊長:英雄內戰》中由Chadwick Boseman飾演的「瓦干達」王子T’Challa便陪同父王T’Chaka(John Kani飾演)出席聯合國會議,然而這位瓦干達國王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恐怖攻擊而喪命,導致年輕的T’Challa必須接續王位並成為新一代的瓦干達守護者「黑豹」。《黑豹》便接續著《美國隊長:英雄內戰》的故事,描述回到瓦干達的T’Challa在接續王位的過程中所遇到的挑戰,以及如何在艱困環境中決定瓦干達未來的命運。
故事中心的「黑豹」T’Challa是一位年輕有抱負的青年,他身懷絕技但不因此自滿,他手握大權卻不油嘴滑舌,從小到大生長在瓦干達的他視這片土地為優先於一切的家園,從他身上觀眾看到的是與其他Marvel超級英雄完全不同的性格與氣度。《黑豹》從T’Challa的視角出發,探索他對於自身文化、國家與家庭的認同與熱愛,在Chadwick Boseman的演出下這位角色在洋溢著王者風範之外又有著一絲掩蓋不了的衝勁與青澀,雖然這並不是「黑豹」的首次出場,但全片對於他角色成長的精采描寫讓《黑豹》在各個層面上都有如超級英雄起源電影般饒富趣味。
既然是一部超級英雄作品,除了打造能讓觀眾有認同感的主角之外,反派角色的好壞更是決定整部電影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幸《黑豹》在反派塑造上所下的功夫完全不比正派少,令人驚艷的程度無疑能在所有Marvel電影中名列前茅,這都要歸功於優秀的選角與環環相扣的故事。飾演反派Erik Killmonger的Michael B. Jordan先前便在《奧斯卡的一天》與《金牌拳手》中兩度與導演Ryan Coogler合作,而他在《黑豹》中又一次的精彩表現也完全不負導演對他的賞識。
延伸閱讀: 【電影影評】《奧斯卡的一天》:無與倫比的情感與爆發力 【電影影評】《金牌拳手:父仇》:拳拳到肉的出色續集 |
不同於傳統的超級英雄作品,《黑豹》對於正反兩方的描寫其實相當中性甚至有些模糊,雖然相對於T’Challa來說Erik Killmonger是一位反派,但多面向描寫的故事賦予他看得見的成長背景與有血有肉的性格。Erik Killmonger在片中的動機與T’Challa同樣都是來自父親的死亡,他們也都在喝下心型藥草後遇見死去的父親,使這兩位角色在許多層面上其實非常相似,而Killmonger爭奪王位並不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是為了解救世界各地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同胞,與其說他是反派其實更像是一位有抱負的暴君,許多時候觀眾甚至能替他感到同情(他的權力也是來自光明正大的決鬥,某種程度上T’Challa更像是發動政變的一方)。
除了選角優秀的正反兩位主角之外,片中配角們一字排開的堅強陣容更是相當嚇人,其中甚至有不少曾獲得奧斯卡或是其他大獎的知名演員,這也反映出Marvel當今的巨大影響力,要任何演技派演員出現在超級英雄電影中都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黑豹》中也有許多形象堅毅又能左右大局的重要女性角色,例如T’Challa的前女友Nakia(Lupita Nyong’o飾演)在片中便是一位獨立自主的女性,曾潛伏世界各地的她見過世人的苦難,扮演著向這位新科國王大膽諫言的角色。而T’Challa的妹妹Shuri(Letitia Wright飾演)更是一大亮點,她的機智與魅力完全不輸給「鋼鐵人」Tony Stark,相當令人期待他們未來在MCU中相遇所能產生的火花。然而說到片中最閃亮的配角就不得不提到朵拉親衛隊將軍Okoye(Danai Gurira飾演),這位集力與美於一身的「女黑豹」不但非常討喜,精彩的武打、忠誠的個性與幽默的台詞更讓她出現的每一幕都搶走觀眾的目光。
隨著多元文化成為當今顯學,具有標誌性的非裔超級英雄早已是眾人期盼許久的故事題材,Marvel陣營先前便有「獵鷹」及「盧克凱奇」,DC作品中我們也看到「鋼骨」以及小銀幕的「黑閃電」,然而《黑豹》所代表的更是另一個層次的突破,不但因為這是一部少數以非裔超級英雄為主角的漫畫改編電影,更是因為片中將鏡頭轉到位於非洲大陸中心的「瓦干達」(Wakanda),使得《黑豹》的焦點不是相對常見的美國「非裔」文化,而是百分之百的「非洲」文化。
為了打造出最具有說服力的非洲都市,Marvel可以說是卯足了全力,這座擁有古老歷史的城市在「汎合金」的優勢下發展出全球最頂尖的科技與文明,片中瓦干達充滿「非洲未來主義」(Afrofuturism)風格的天際線剛映入眼簾便令人大開眼界。不同於《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中的「阿斯嘉」,《黑豹》對於服裝、舞蹈、語言與傳統儀式的講究幾乎能讓人相信瓦干達真的存在於世界上的某個角落,而片中的音樂更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前半部以打擊樂器為主的配樂擁有濃濃的部落風格,但在反派Erik Killmonger來到瓦干達後,配樂從原本純粹的非洲風格融入了美式嘻哈,清楚點出正反兩位角色不同背景的文化碰撞,連音樂都算是在劇情推展上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其精緻程度令人印象深刻。
如同先前許多的Marvel作品,總是會在超級英雄故事外傳達出特定的主題,而重視多元文化與人文關懷的《黑豹》則試圖對現實的政經環境作出批判。《黑豹》中的瓦干達如同一座充滿美好事物的世外桃源,然而在保護罩庇蔭下的瓦干達卻與世界相當脫節,從未被殖民過的他們獨善其身地發展出高度的文明,當全世界黑人遭受苦難的幾個世紀中瓦干達卻從歷史上缺席,而現在地球正面對重重內憂外患時難道瓦干達能再繼續置身事外?這樣的故事背景自然明顯呼應當今川普政府的孤立主義,在超級英雄包裝下的《黑豹》為與日俱增的反全球化浪潮提出警訊與反思,然而在故事與議題間的尺寸拿捏仍相當得宜,並不會讓人感到說教味濃厚。
就娛樂性而言,《黑豹》毫無疑問是一部相當令人滿足的傑作,而這樣的娛樂性又與先前的Marvel作品相當不同,片中前半段的高科技實驗室、滲透韓國賭場以及大街上的飛車追逐場景都有些龐德電影的味道,到了後半段又彷彿是一部非洲風格的宮廷奪權戲,Marvel的大膽嘗試成功帶給觀眾相當與眾不同的故事體驗。然而《黑豹》也並非是一部完美的作品,Marvel作品中幾乎可以說是必備的幽默橋段在某些時候仍相當刻意,由Martin Freeman飾演的Ross探員在片中的存在似乎只是為了提醒觀眾這是一部MCU電影,而最後T’Challa與Killmonger之間照理說要很史詩的打鬥也因為過重的電腦動畫而顯得非常卡通,精彩程度甚至比不上拳拳到肉的瀑布決鬥,但這些缺點在精彩的故事與吸引人的角色之前還是一點都掩蓋不了《黑豹》的鋒芒。
遠離美國的《黑豹》本身的故事便已經相當完整,既使沒看過其他Marvel電影也不妨礙享受劇情,但本片對於MCU之後的發展卻也是相當重要的一步棋,不但在片中介紹了許多在可預見的未來會有更多戲份的新角色,敞開國門後的瓦干達能利用汎合金對復仇者聯盟以及全世界造成的影響更是不容小看,所蘊含的可能性甚至可以改變Marvel的下一個十年。整體來說,雖然《黑豹》在劇情架構上並不脫離起承轉合的「三幕」公式,但精彩的故事與恰到好處的步調仍讓人相當投入,而片中精緻的文化呈現更是前所未見,在漫畫改編作品當道的現代仍相當令人耳目一新,甚至能讓人想起第一次觀看超級英雄電影時的衝擊與感動。
中午去看了這部電影,4:00好看
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