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即將在北美時間2月9日舉行,雖然電影藝術難以評量絕對的好壞,但競賽就是有輸有贏,「該得獎的作品」或許見仁見智,「會得獎的作品」還是可以被理性分析。
下面是本站對本屆奧斯卡重點大獎的分析與得獎預測。
※2/10補充:已附上實際得獎結果
最佳男配角
入圍名單:
Tom Hanks – 《知音時間》
Anthony Hopkins – 《教宗的承繼》
Al Pacino – 《愛爾蘭人》
Joe Pesci – 《愛爾蘭人》
Brad Pitt – 《從前,有個好萊塢》
最可能會贏:Brad Pitt – 《從前,有個好萊塢》
奧斯卡最為人詬病之處便是評審普遍偏好在年底上映的作品,秋季以前上映的作品常常都會在幾個月後被遺忘,然而《從前,有個好萊塢》算是少數能將氣勢延續至年底獎季的佼佼者,並在這次奧斯卡獲得10項提名。被提名最佳男配角的布萊德彼特則更是十拿九穩,一路從金球獎、美國演員工會獎到BAFTA(俗稱英國奧斯卡)過關斬將,沒意外的話這次可望順利摘下他生涯第一座演技類奧斯卡(布萊德彼特作為製片之一的《自由之心》於2014年贏得最佳影片)。
※實際得獎:Brad Pitt – 《從前,有個好萊塢》
最佳女配角
入圍名單:
Kathy Bates – 《李察朱威爾事件》
Laura Dern – 《婚姻故事》
Scarlett Johansson – 《兔嘲男孩》
Florence Pugh – 《她們》
Margot Robbie – 《重磅腥聞》
最可能會贏:Laura Dern – 《婚姻故事》
今年各界對於演技類獎項中呼聲最高的演員都相當具有共識,而最佳女配角更可以說是競爭最不激烈的類別。去年12月之前,在女配角領先的都是《舞孃騙很大》的Jennifer Lopez,然而Netflix的《婚姻故事》播出之後全部焦點都轉向在片中飾演犀利女律師的Laura Dern,隨後她也順利橫掃各項大獎,反倒原本最有可能成為對手的Jennifer Lopez在奧斯卡中連提名都沒有,因此最佳女配角已經是非Laura Dern莫屬了。
※實際得獎:Laura Dern – 《婚姻故事》
最佳男主角
入圍名單:
Antonio Banderas – 《痛苦與榮耀》
Leonardo DiCaprio – 《從前,有個好萊塢》
Adam Driver – 《婚姻故事》
Joaquin Phoenix – 《小丑》
Jonathan Pryce – 《教宗的承繼》
最可能會贏:Joaquin Phoenix – 《小丑》
2019年有非常多優秀的作品,這些優秀作品中也有很多相當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但卻很少能像《小丑》中的Joaquin Phoenix如此具有話題性。Joaquin Phoenix的表演從10月開始便讓人津津樂道,一舉壓倒原本呼聲相當高的李奧納多,即使後來有還有許多強片出籠,卻都難以掩蓋Joaquin Phoenix飾演小丑的光芒,這座小金人對他而言已是十拿九穩。
※實際得獎:Joaquin Phoenix – 《小丑》
最佳女主角
入圍名單:
Cynthia Erivo – 《Harriet》
Scarlett Johansson – 《婚姻故事》
Saoirse Ronan – 《她們》
Charlize Theron – 《重磅腥聞》
Renée Zellweger – 《茱蒂》
最可能會贏:Renée Zellweger – 《茱蒂》
最佳女主角可能算是本屆奧斯卡競賽中最早便有共識產生的類別,由芮妮齊薇格演繹傳奇女星Judy Garland的《茱蒂》上映前便匯集了不錯的口碑,芮妮齊薇格的精彩演出更是全片最重要的賣點,並陸續在金球獎、美國演員工會獎以及BAFTA中奪得最佳女主角,其他競爭者的氣勢則明顯落後一大截。
※實際得獎:Renée Zellweger – 《茱蒂》
最佳導演
入圍名單:
Martin Scorsese – 《愛爾蘭人》
Todd Phillips – 《小丑》
Sam Mendes – 《1917》
Quentin Tarantino – 《從前,有個好萊塢》
Bong Joon-ho – 《寄生上流》
最可能會贏:Sam Mendes – 《1917》
相較於沒什麼刺激戰況的演技類獎項,本屆的最佳導演便是處於不斷有後繼者後來居上的緊張態勢。執導無數的昆丁塔倫提諾至今仍沒贏過最佳導演(他曾獲得最佳劇本兩次),堪稱是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之一,原本眾人便相當看好《從前,有個好萊塢》能為他贏得這座小金人,只是《愛爾蘭人》出來後馬丁史柯西斯瞬間氣勢如虹,使昆丁塔倫提諾的贏面大幅下降,連《寄生上流》的導演奉俊昊也有不少支持群眾。然而這個獎項在戰爭史詩《1917》開始橫掃獎項後才大勢已定,導演山姆曼德斯一舉獲得金球獎及BAFTA的肯定,連最具指標意義的美國導演工會獎(DGA)也順利入袋,接下來奧斯卡最佳導演的贏面便非常大。
※實際得獎:Bong Joon-ho – 《寄生上流》
最佳影片
入圍名單: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
《愛爾蘭人》(The Irishman)
《兔嘲男孩》(Jojo Rabbit)
《小丑》(Joker)
《她們》(Little Women)
《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
《1917》
《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寄生上流》(Parasite)
最可能會贏:《1917》
也可能會贏:《寄生上流》
不同於其他獎項是直接用多數決產生贏家,最佳影片是採用「偏好投票制」,因此這是最難預測的獎項。
延伸閱讀:【影劇專題】「偏好投票制」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影響 |
有許多指標可以當作預測最佳影片的參考,因為最佳影片通常都有「特定長相」,不外乎擁有非常多提名數、實力堅強的演員陣容、知名的導演及恢宏的氣勢(但近年來奧斯卡逐漸轉向小成本獨立電影)。從這個角度來看《愛爾蘭人》與《1917》都有傳統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賣相,然而提名類別的分布也相當重要。
提名獎項數量 | 片名 |
---|---|
11 | 小丑 |
10 | 愛爾蘭人 |
1917 | |
從前有個好萊塢 | |
6 | 兔嘲男孩 |
她們 | |
婚姻故事 | |
寄生上流 | |
4 | 賽道狂人 |
本屆提名最多的前四部作品分別為《小丑》、《愛爾蘭人》、《1917》以及《從前,有個好萊塢》,而這四個作品也都被提名最佳導演。奧斯卡至今只有2013年的《亞果出任務》以及去年的《幸福綠皮書》在沒有最佳導演提名的狀態下贏得最佳影片,然而這也代表在「偏好投票制」實施後最佳導演提名已不算是必要條件,只能說是一項重點加分。
另一項最具指標性的便是美國製片工會獎(PGA),畢竟最佳影片的受獎人就是製片。本屆製片工會獎頒給了《1917》,這正式宣告《1917》是所有作品中最具得獎機會的一部,不只如此,《1917》還在金球獎中贏得最佳戲劇類影片,上一次同時贏得這兩個獎項卻輸掉奧斯卡的是2005年的《斷背山》,但《斷背山》輸掉的原因又得歸咎於當時較為敏感的社會氣氛,因此囊括這兩個獎項的作品應該都能順利在奧斯卡摘下最佳影片的頭銜。
然而《1917》的入圍獎項也不完全符合最佳影片的「黃金分佈」,因為它獨缺了一個比較少人注意到的重要指標,也就是最佳剪輯的提名。自從1981年開始,每一部奧斯卡最佳影片得主都有被提名最佳剪輯,唯一的例外是2015年的《鳥人》,然而《鳥人》缺少最佳剪輯的原因在於片中有大量未剪輯的長鏡頭,這樣的先例自然便為以一鏡到底作為特色的《1917》注入一劑強心針,就算沒有最佳剪輯的提名應該也無傷大雅。
雖然《1917》的得獎機會相當大,但在「偏好投票制」下並沒有任何作品能夠以單純的多數決贏得最佳影片,而本屆奧斯卡又有另一部相當具有潛力的大黑馬,也就是奉俊昊執導的《寄生上流》,來自韓國的《寄生上流》不只在亞洲大賣,更在歐美年底上映後造成轟動,各界對於極具創意的原創劇本以及亞洲電影風格感到前所未有的新鮮感。
只是過去奧斯卡從來沒有將最佳影片頒給如《寄生上流》這類外語片,許多影藝學院成員都認為外語片就應該待在「最佳外語片」類別(動畫電影也有類似的待遇),連去年呼聲極高的《羅馬》最終都敗給《幸福綠皮書》,但《羅馬》輸掉的部分原因可能還有奧斯卡對於Netflix的排斥,加上影藝學院近年來不斷嘗試增進多元性,我們仍不能排除外語片奪得最佳影片的可能性,而這次入圍最佳影片的外語片《寄生上流》又是一部相當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的作品,與以藝術價值作為訴求的《羅馬》相當不同。
總而言之,從各方面來看,《1917》都是目前最佳影片中最為領先的作品,只是我們也必須考慮到「偏好投票制」的影響,畢竟「偏好投票制」的宗旨並不是選出最多人認同的電影,而是選出「最少人討厭」的作品,若以這個方向作為考量,題材嚴肅又技術導向的《1917》可能會讓人感到有些距離感,並給予受到觀眾熱愛的《寄生上流》些許趁虛而入的機會。
※實際得獎:《寄生上流》(Para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