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集影評】《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第八季:難逃「晚節不保」的命運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第八季知道該走的方向,卻似乎不知道如何到達。

【影集影評】《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第八季:難逃「晚節不保」的命運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當今最紅的影集《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也不例外,在距離上一季睽違兩年之後,這部HBO當家大戲總算迎來了最終的第八季,然而來自觀眾的期待只有愈來愈高的趨勢,是否能夠有個令人滿意的結局也成為極為艱難的挑戰。

能走到第八季的《冰與火之歌》自然有許多其他電視劇難以望其項背的出色之處,本季在技術方面尤其可圈可點,不論是攝影、剪輯或是執導的表現都相當頂尖,由Ramin Djawadi操刀的配樂也一如往常無可挑剔,更別提電視史上難得一見的視覺效果及精緻的美術設計,從栩栩如生的龍到一片狼藉的君臨城,大量的細節都是無數工作人員的心血結晶,雖然當今無疑是個電視劇極度蓬勃的黃金年代,短期間內恐怕也難以再次見到能夠與《冰與火之歌》相提並論的史詩鉅作。

除此之外,強大的演出陣容也一直都是《冰與火之歌》的一大賣點,到了第八季更是如此。在經過八、九年的旅程之後,每位演員都對自己的角色有著更勝以往的掌握度與自信,也可以輕易看出他們為《冰與火之歌》所投注的龐大熱情,而如此出色的演出也多少彌補了劇本的缺憾。

【影集影評】《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第八季:難逃「晚節不保」的命運

說到劇本的缺憾,這無疑便是為何《冰與火之歌》第八季會產生如此兩極化評價的主要原因。自從電視劇進度超越小說之後,整體故事進展的步調便變得相當顛簸,在這多線並行的故事架構中顯得格外明顯,中間幾季有些角色的劇情發展相當緩慢(例如Arya、Daenerys及Bran),然而到了第七季之後卻又突然進展神速,第八季更似乎已經全面拋棄以往所建立的基礎,在全劇其他部分都不斷進步的對比下,日漸粗糙的劇本只變得愈來愈難以忽視。

大多數觀眾對第八季感到失望的原因都來自後半段大量的故事轉折,然而這些轉折本身並沒有太大的問題。舉例來說,讓許多人感到錯愕與不解的便是第三集中Daenerys戲劇性的轉變,然而這樣的轉變在「角色設定」上其實相當合情合理。Daenerys從小就在東方的Essos大陸長大,不斷被灌輸流亡的Targaryen家族是七大王國唯一正統的統治者,因此鐵王座對她而言便是終其一生所追求的目標,然而到了維斯特洛的她直到最後才明瞭到,在她「火焰與血」的統治之下永遠都不可能得到所謂的愛戴,這樣的設定不僅符合她身為「瘋王」女兒的宿命,更增添了悲劇性與詩意,然而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卻無法達到應該擁有的效果,那究竟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以事後論的角度看來,Daenerys的宿命在前幾季便埋下不少伏筆,相信這也有可能是小說作者George R. R. Martin預定的走向,因此在「角色設定」上並沒有太大的問題,真正的問題還是來自「角色發展」。我們從這幾季看下來,Daenerys一向都是全劇最在乎底層平民的角色,在她命令下的無情怒火大多都是為了解放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然而她在第八季中的「黑化」來得又快又急,就算她踏上瘋王的後塵是可以被預見的發展,也因為大量被省略的過程而顯得突兀又欠缺說服力。

【影集影評】《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第八季:難逃「晚節不保」的命運

講述角色墮入黑暗面的悲劇故事一向是最具戲劇張力的題材,若與另一部經典作品《絕命毒師》相比,《絕命毒師》的故事也始終定調要將主角Walter White從平凡無奇的化學老師化身為冷酷無情的大毒梟,然而Walter White的轉變不但在動機上合情合理,更重要的是不疾不徐、循序漸進的刻劃,才能將累積數年的能量在最後一季一次爆發,相較之下,《冰與火之歌》的戲劇性轉折卻彷彿只是為了盡早將Daenerys送到終點,不免有種畫虎不成反類犬的缺憾。

然而Daenerys的角色發展僅僅只是冰山一角,第八季中存在著大量類似的問題,另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坐上鐵王座的Bran。Bran在全劇的戲份並不算特別多,甚至有一季完全缺席,照理說充滿奇幻色彩的「三眼烏鴉」身分應對故事有相當強大的影響力,但劇本似乎從來都不知道該如何做發揮(「夜王」也有類似的遺憾),最後還是靠著Tyrion五分鐘的演說當上國王,難免讓人感到傻眼與不解。若是以「驚人」的程度衡量,這樣的轉折的確是難以預料,但在各方面都無法稱得上合乎邏輯,加上Bran一句「Why do you think I came all this way?」,若是解釋成Bran其實另有陰謀(也就是Bran試圖利用三眼烏鴉的力量坐上大位)反而更加合理,而這種陰謀論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劇本編寫相當模稜兩可又令人疑惑。

撇除令人摸不著頭緒的Bran,其實這最後的結局並不算差,每條線的收尾都相當符合角色設定以及早期所埋下的伏筆,除了註定要踏上瘋王命運的Daenerys,Stark家另外三位角色的最終結局也劃下相當完整的句點。Sansa從一位備受寵愛的天真小女孩化身為獨立堅強的北方統治者,孤狼般的Arya踏上未知的冒險旅程,身上流有龍家之血的Jon Snow則是被「流放」到長城之外,雖然Jon的結局有些「反高潮」,但他畢竟也欠缺了王者所應該具備的判斷力與果斷,或著應該說,我們在整個《冰與火之歌》中都沒有看到任何十全十美的統御者,說到底這場「權力遊戲」並沒有任何贏家,而這也是全劇故事的主軸。

【影集影評】《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第八季:難逃「晚節不保」的命運

多數人都將第八季的失敗歸咎於編劇David Benioff及D.B. Weiss,但就算他們的編劇功力不到傑出,也不能說差勁,畢竟他們也成功改編了極為優秀的前幾季,本季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他們似乎想將故事導向George R. R. Martin所預定的結局,但卻不知道該如何建構中間的過程,導致後期許多轉折都無法達到該有的張力。其中之一的例子便是Jon Snow與Daenerys之間的感情,縱然這對金童玉女有著登對的化學反應,他們之間的情感卻始終比不上早期Jon與女野人Yigritte或是Daenerys與「馬王」Khal Drogo那樣來得具有說服力,也導致圍繞著他們的第八季大打折扣。

其實第八季還是有不少令人激賞的時刻,例如Brienne被Jaime冊封騎士(他們兩人可能是全劇刻畫最成功的一對)或是Arya與獵狗的分別,這些都是數季的付出才能產生的回報,只是主要劇情的精緻程度明顯比不上這些支線,說到底的原因還是因為最後一季只有六集,縱然其中有四集都加長到八十分鐘以上,但大多都是貢獻在大場面上,實際進行故事的部分並不算長。以HBO的角度而言,《冰與火之歌》的季數必定是愈多愈好,然而編劇David Benioff及D.B. Weiss決定以最後六集結束全劇(有種臆測是他們即將著手進行迪士尼的《星際大戰》影集,因此必須盡早離開),如此看來,這顯然是一連串錯誤的開端。

就算《冰與火之歌》在終點線前難逃「晚節不保」的命運,也並不代表就此功虧一簣,千萬別忘了,這是一部在Ned Stark被砍頭讓無數人感到椎心刺骨的亂世史詩,更別提後來令人咋舌的血色婚禮或是氣勢滂礡的私生子之戰,全劇多年下來有太多令人津津樂道的經典故事與角色,最後的結局再如何令人失望都無法抹滅帶給觀眾的難忘回憶,加上前無古人也可能後無來者的龐大規模,《冰與火之歌》在電視劇歷史上依然有著無法取代的重要地位,畢竟「爛尾」的美劇比比皆是,《冰與火之歌》至少還有許多極為璀璨的光輝歲月。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第八季知道該走的方向,卻似乎不知道如何到達。

熱門文章

發表留言

留言不能是空白

名字不能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