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影評】《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不負眾望的巔峰

雖然有如此眾多的角色、複雜的故事以及來自觀眾高到誇張的期待,《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仍然交出一張令人難以置信的漂亮成績單,當之無愧是整個系列中的最高潮。

【電影影評】《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不負眾望的巔峰

《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以下簡稱《終局之戰》)是漫威電影宇宙的第22部電影,同樣由《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的導演羅素兄弟執導。由於上一集結局有著堪稱影史上難得一見的爆炸性轉折,各方對於《終局之戰》累積了高到不像話的期待感,無疑是近年來最重要的商業大片。

延伸閱讀:【電影影評】《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十年心血的大膽突破

既然有那麼多超級英雄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中「灰飛煙滅」,《終局之戰》的故事主軸自然是聚焦在倖存者如何扭轉薩諾斯所造成的一切。如果說《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是講述薩諾斯的故事,那《終局之戰》就是貨真價實關於「復仇者聯盟」的故事,由於許多超級英雄在上一集的結局中離開,讓《終局之戰》得以更加專注在關鍵角色身上,更精確地說,就是復仇者聯盟的原始成員們。

【電影影評】《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不負眾望的巔峰

漫威電影宇宙在經過十一年的經營、超過二十部作品的鋪陳之後,本質上已經是一部超大型連續劇,也因此往往不能只以單一作品來作評斷,不同電影在系列中都有著不同的定位,而《終局之戰》便是最集大成的一部。《終局之戰》的故事以鋼鐵人、美國隊長、雷神索爾、浩克、黑寡婦及鷹眼這六位元老級成員出發,這幾位角色在多年下來已經擁有相當豐富的背景塑造,《終局之戰》則在這樣的基礎上做出更多的延伸,每位角色在片中都獲得更深一層的人性與更加立體的一面。

這麼多的角色伴隨而來的便是龐大又複雜的故事,片長也因此達到三個小時之久,但《終局之戰》在故事編排上相當一氣呵成,敘事的流暢程度明顯比《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更加優秀,一點都不會讓人感到拖泥帶水。

《終局之戰》也是一部充滿不同情緒層次的作品,雖然比起先前的漫威電影更加沈重一些,但在故事進行中也有不少漫威招牌的幽默元素,而這些幽默元素一點都不拉低整部作品的史詩感,巧妙的劇本在其中摻和了更多溫暖的時刻,因而能深深打動人心。從這裡便可以看出《終局之戰》在各個環節之間都取得相當良好的平衡,這也都要歸功於導演羅素兄弟,執導過《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及《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的他們無疑是漫威作品的粉絲,不但相當了解死忠觀眾的期待以及各個作品在系列中的定位,更處處都能看出他們對這些角色的熱愛。

【電影影評】《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不負眾望的巔峰

**以下會提到詳細劇情,如果你還沒看過《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可能會嚴重影響觀賞樂趣**

在故事結構方面,《終局之戰》採用極為清楚的三幕架構。第一段接續著薩諾斯彈指之間殲滅宇宙中一半生物的劇情,講述倖存下來的復仇者聯盟成員如何嘗試扭轉劣勢,然而成果卻無法如他們所計畫,這段也標誌著漫威電影宇宙第一次出現長時間的時間跳躍(高達五年)。《終局之戰》剛開始的步調偏向緩慢,但這都是為了接下來的高潮鋪路,故事描寫每位復仇者聯盟成員在絕望的亂世中產生的不同心境,有些人嘗試堅守崗位,有些人選擇自我放逐,有些人則隱世而居,這樣的安排顯然比直接讓復仇者聯盟出動來得有意思許多,也得以呈現這些超級英雄們極為不同的一面(索爾的新造型則是致敬《謀殺綠腳趾》),而他們在曙光乍現時響應號召的理由也相當具有說服力,甚至具有非常動人的戲劇張力(尤其是鋼鐵人)。

第二段則是先前便普遍被預測到的時間旅行,然而欠缺驚喜絲毫不是一件壞事,反而代表這正是粉絲最期盼的進行模式,《終局之戰》帶領觀眾重溫了漫威作品多年來的點點滴滴,回顧對我們所熱愛的超級英雄產生重大影響的人事物,也因此有大量熟悉的老面孔回歸(真的沒想到娜塔莉波曼會回來客串)。這些懷舊元素所帶來的情感衝擊與投入的程度成正比,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嘉獎死忠觀眾的多年支持。

最後的第三段則是常見的最終決戰,然而龐大的規模完全值回每一分票價,尤其是當眾多超級英雄們從傳送門回來的那一刻,強烈的渲染力勢必能讓每位觀眾起雞皮疙瘩,這最後的第三幕充滿了數大便是美的動作場景與誇張特效,在一般作品中可能會淪為混亂的動畫大雜燴,但《終局之戰》佔盡了漫威經營十一年的優勢,讓這場大戰成為最能滿足觀眾渴望的史詩場景。由於有太多角色必須在片中出現,多數都只能擁有幾秒鐘的露臉時間(甚至完全沒有台詞),但看得出來已經盡可能彰顯每位角色的特色及魅力,已算是極為去蕪存菁的呈現,絲毫沒有任何遺憾。

【電影影評】《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不負眾望的巔峰

由於有如此眾多的角色、複雜交錯的故事以及來自觀眾高到誇張的期待,某種程度上就像奇異博士所說超級英雄們打敗薩諾斯的機會只有一千四百萬分之一,《終局之戰》要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之後再創高峰幾乎也是個不可能的任務,然而在漫威總裁兼製片Kevin Feige、導演羅素兄弟及編劇們的努力下,《終局之戰》最終還是成功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極高標竿,甚至可以說不可能有更好的呈現,而《終局之戰》也不只是一個眾所期盼的結局,更標誌著漫威電影宇宙的一個重要篇章。

有在關注娛樂新聞的觀眾應該都知道小勞勃道尼及Chris Evans早已萌生退意,因此鋼鐵人與美國隊長如何在故事中退場便是《終局之戰》的一大焦點,而片中的處理方式既美麗又詩意,徹底完整了他們多年來的劇情。回想二十年前的漫威曾經一度瀕臨破產,如今卻能在全球票房呼風喚雨,這一切的轉變都來自2008年的《鋼鐵人》,當年漫威孤注一擲般拍了一部主角極少人知道的超級英雄電影,甚至找了當時形象不佳的小勞勃道尼主演,但現實總是能比電影更加戲劇化,這個大膽的計畫從此改變了接下來好萊塢十年的面貌。

有了《鋼鐵人》的成功之後,漫威先後推出了《無敵浩克》、《美國隊長》及《雷神索爾》,打造出漫威招牌的黃金陣容,並推出第一部超級英雄集結作品《復仇者聯盟》。正因為有一步一腳印累積下來的成功作品與豐富角色,才能讓漫威電影宇宙在《終局之戰》推上另一個巔峰,這十一年的黃金歲月開始於小勞勃道尼的「鋼鐵人」,也在他退場後豎下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雖然漫威電影宇宙勢必會繼續往前走下去,但《終局之戰》無疑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雖然有如此眾多的角色、複雜的故事以及來自觀眾高到誇張的期待,《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仍然交出一張令人難以置信的漂亮成績單,當之無愧是整個系列中的最高潮。

熱門文章

發表留言

留言不能是空白

名字不能是空白